“秋景引闲步股市配资在线登录,山游不知疲。”诗人白居易笔下寄情山水的游山图景,正成为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里众多户外爱好者的生活写照。随着户外徒步热潮持续升温,不仅带动了徒步成团服务、户外装备等新消费增长点,更激活了 “山野产业” 活力,为假期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。
徒步悄然流行带火“成团服务”
国庆中秋假期里,秋意渐浓,正是户外徒步好时节。10月6日上午10点左右,在苏州吴中区五峰山的山脚下,记者遇到一群背着徒步包、带着登山杖的徒步者,他们正在集结准备爬山。
他们都来自上海,在一个徒步微信群里报名参加了这次假期徒步活动。“我们是包大巴车来回,活动费用约每个人59元,包含往返交通费用和意外险。”参与者王先生告诉记者,该徒步团有三个领队,在上海有两个上车点,市中心的上车点是7点半集合,郊区的是8点半,一辆大巴可以坐59个人,当天满员了。
在领队带领下,众人热身过后,开启当天的徒步之旅。一个领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,一个则走在最后面。据悉,这一徒步路线有一定难度,全程11公里左右,累计爬升600米,徒步轨迹最终可以绘制成“一只大公鸡”的形状,已经成为户外圈中火爆的“秘密基地”。
“何以解忧,唯有暴走!”记者看到领队背包上的小旗帜上写着这样的标语。这也恰是当下徒步热潮悄然兴起的写照。在社交平台上,分享“国庆徒步计划”“国庆宝藏徒步路线”的帖子十分密集,而且点赞量、收藏量都很高,还有不少人在线“摇国庆徒步搭子”。
小红书发布的《2025年上半年户外观察报告》显示,“周末短途户外”已成为城市人群的主流休闲方式之一。2025年上半年,小红书平台内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量超106万篇,互动量达7000万次,总曝光量突破76亿。
名山大川、山野丛林、古道险峻,越来越多的徒步身影,催生了户外徒步俱乐部这种成团服务的涌现。记者发现,目前大多数户外俱乐部通过微信小程序、微信群或社交平台组织发布活动,组织者会提前规划线路、安排车辆,一日团的参与价格多在200元以内。记者观察到,针对“徒步新手”“亲子徒步”“越野探险”等个性化的不同需求,户外徒步俱乐部的各类特色细分服务和线路安排也很多,有的还提供摄影增值服务。
“以前我经常周末自驾到上海周边去徒步,自己开车比较累。现在我经常参加户外徒步俱乐部的一日团,早上出发,当天就可以往返。我不需要自己做线路攻略,而且比一个人徒步安全一点,上了大巴就可以休息,省事了很多。”来自上海的徒步爱好者陈女士告诉记者,她近一年来每个月平均参团一次,光团费就支出约2000元。
户外装备成大众消费新宠
当都市职场人试图通过户外徒步来“自我修复”时,“山野产业”的另一大受益者是户外装备市场,这个品类从专业领域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新宠。
从户外服饰、鞋类到智能设备,户外运动领域已形成多层次消费市场。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,2024年,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,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。多个细分品类消费增长显著,其中户外鞋服、滑雪运动、骑行运动、户外装备等品类表现突出。
参与徒步的这几年来,上海的胡女士已经陆续采购了各种户外装备:登山包、徒步鞋、登山杖、冲锋衣、遮阳帽……还有可以记录徒步轨迹的智能手表以及小巧的运动相机。
蓬勃的消费趋势下,国内外户外品牌开始成为各大商场里的“主流”,不少户外品牌这几年在国内迅速“蹿红”。探路者、三夫户外、牧高笛等都是已在资本市场上市的户外品牌企业,国产品牌“伯希和”今年也启动了港股IPO进程。
财务数据显示,伯希和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3.78亿元、9.08亿元和17.66亿元,增长十分迅猛。净利润同样亮眼,从2022年的2431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.52亿元,并在2024年达到2.83亿元。
传统运动品牌对户外赛道的布局也正在加速,例如,耐克、阿迪达斯、安踏等都推出了越野、徒步、登山鞋系列,lululemon、优衣库等品牌也在抢夺“泛户外”穿着场景。这足以可见该赛道竞争的“暗流涌动”。
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发布的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方案提出“到2025年股市配资在线登录,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”的发展目标。户外运动热潮下,一场新的产业跃动正在开启。
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